一、课程名称:乒乓球 二、学时与学分: 32/2 三、教学对象:第 2 — 4 学期在校生 四、课程目标: 乒乓球水平一(兴趣选项课第一学期) 1 、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,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特点。 2 、培养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热情,提高参加乒乓球活动的能力。 3 、发展学生的乒乓球专项素质,培养积极努力进取和克服困难的精神。 乒乓球水平二(兴趣选项课第二学期) 1 、提高乒乓球的基本技术,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战术。能够灵活的将战术运用与比赛中,为院校培养乒乓球运动骨干力量。 2 、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浓厚兴趣,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,使乒乓球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之一。 3 、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。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独立思考、分析比赛的能力。 乒乓球水平三(兴趣选项课第三学期) 1 、以教学比赛和正规比赛为主, 提高学生将基本技术与基本战术灵活的运用到比赛中的能力,提高学生对比赛的阅读、分析能力。培养学生组织比赛和临场指导比赛的能力。为学校培养乒乓球运动骨干力量。 2 、主要是以组合技术练习为主,单个技术练习为辅,培养学生良好的步法移动意识。 3 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,能独立制定个人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。 五、学时安排 理论课学习 2 个学时,实践课 24 个学时,考试 4 个学时,机动 2 个学时。 六、教学内容 1 、水平一教学内容(兴趣选项课第一学期): 握拍的方法,基本站位,准备姿势;(掌握) 基本步法: 单步,滑步,跨步(掌握),交叉步,结合步(了解) 发球和接发球技术: 平击发球,正(反)手发急球,正手发左侧上、下旋球、反手发右侧上、下旋球,正手发下旋球(掌握) 推挡技术: 正(反)平挡球,快推 ( 掌握 ) 正手攻球技术: 正手近台快攻,正手中远台攻球,正手侧身攻 ( 掌握 ) 搓球技术: 慢搓,快搓(掌握); 裁判法 2 、水平二教学内容(兴趣选项课第二学期): 推挡技术: 加力推,减力推(掌握) 正手攻球技术: 正手拉攻,正手扣杀,正手杀高球(掌握) 反手攻球技术 :反手攻球,横拍反手快拨(掌握),直拍反打(了解) 搓球技术: 正手搓球(掌握);摆短,劈长(了解) 基本战术: 发球抢攻战术,接发球战术(掌握) 教学比赛( 1 ) 3 、水平三教学内容(兴趣选项课第三学期): 弧圈球技术: 加转弧圈 ( 掌握 ) ;前冲弧圈,侧旋弧圈(了解) 基本战术: 搓攻战术(掌握),对攻战术,拉攻战术,削中反功战术(了解)。 双打: 双打配对与选择,双打的站位及移动,双打练习与比赛。(了解) 教学比赛( 2 ) 七、考试项目、方法及标准 (一)水平一(兴趣选项课第一学期) 项目: 反手推挡 / 一分钟、专项素质( 2.74 米并步移动摸台边) /30 秒 方法: 反手 推挡:被测试者在左方 1/2 台范围内进行推挡,陪测者有规律地向被测试者左方 1/2 台范围内供球,计 1 分钟内累计推挡的总拍数。 专项素质( 2.74 米滑步移动摸台边):测试者在球台 2.74 米边采用滑步移动,以异侧手摸球台底线,来回算一次,计 30 秒的次数。 (二)水平二(兴趣选项课第一学期) 项目: 左推右攻 / 一分钟、定点发球 方法: 左推右攻:被测试者进行左推右攻测试,陪测者有规律向对方左 2/3 台处供球,被测试者正反手各命中一板为一组,计 1 分钟累计左推右攻的击球组数。 定点发球:发 10 个球,按老师要求将球发入规定区域内(台面分成近网和底线左、中、右等六个区域); (三)水平三(兴趣选项课第三学期) 项目: 推挡、侧身、上位 / 一分钟、搓球 方法: 推挡、侧身、上位: 被测试者在全台范围内进行推挡、侧身攻、上正手攻球,陪测者有规律向对方全台供球,被测试者正手反手上位各命中一板为一组,计 1 分钟累计击球组数。 搓球: 被测试者在左 2/3 或全台范围内进行搓球,陪测者用搓球回至被测试者左 2/3 台或全台范围,每人 3 个球,计其中一个球搓球的最高拍数。 评分标准: 分值/项目/性别/ | ' 推挡 | 推侧上 | 左推右攻 | 搓球 | 滑步移动 | 发球 | 男 | 女 | 男 | 女 | 男 | 女 | 男 | 女 | 男 | 女 | 男、女 | 100 分 | 60 | 55 | 20 | 18 | 28 | 26 | 10 | 8 | 20 | 18 | 9 | 90 分 | 55 | 50 | 18 | 16 | 26 | 24 | 9 | 7 | 19 | 17 | 8 | 80 分 | 50 | 45 | 16 | 14 | 24 | 22 | 8 | 6 | 18 | 16 | 7 | 70 分 | 45 | 40 | 14 | 12 | 22 | 20 | 6 | 5 | 17 | 15 | 6 | 60 分 | 40 | 35 | 12 | 10 | 20 | 18 | 5 | 4 | 16 | 14 | 5 | 50 分 | 35 | 30 | 10 | 8 | 18 | 16 | 4 | 3 | 15 | 13 | 4 | 40 分 | 30 | 25 | 8 | 6 | 16 | 14 | 3 | 2 | 14 | 12 | 3 | 30 分 | 25 | 20 | 6 | 4 | 14 | 12 | 2 | 1 | 13 | 11 | 2 |
( 四 ) 技评评分标准 优( 90—100 分):动作正确、协调、挥拍过程连贯、发力集中、还原及时; 良( 80—89 分):动作比较正确、协调,能连贯挥拍,还原及时; 中( 70—79 分):动作基本正确,节奏感较差但无明显错误; 及格( 60—69 分):动作僵硬、无力、协调性差、但动作无根本性错误; 不及格( 59 分以下):动作有严重错误。 (五)成绩的比例与总评成绩计算 1 学习态度(平时成绩与进步幅度)及体育理论评分标准( 20 分) ( 1 )、课堂表现及体育理论 10 分。课堂学习态度是否积极、认真、端正;体育理论知识掌握情况;技术、技能表现进步幅度。 ( 2 )、出勤情况 10 分。每缺勤一次扣 5 分(不足部分从考核项目得分中扣除),迟到一次扣 3 分,每学期缺勤 5 次及以上者不能参加考试。 次扣 3 分,每学期缺勤 5 次以上者不能参加考试。 2 实践成绩( 80% ——其中技术达标占 60% ;技评占 20% ) 总成绩 = 平时成绩 + 实践考试成绩 + 理论考试成绩 八、教学进度
1 、水平一(兴趣选项课第一学期)教学进度 周数 | 教学内容 | 第一周 | 理论学习 : 了解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。了解乒乓球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乒乓球各类打法及其主要技术等。 |
第二周 | 1 、学习握拍的方法、基本站位、准备姿势; 2 、学习正反手平击发球和反手挡球技术。 | 第三周 | 1 、学习反手发急球、反手快推技术和正手平挡球技术; 2 、复习正反手平击发球和反手挡球。 | 第四周 | 1 、学习正手发右侧上旋急球(奔球),学习单步、滑步移动; 2 、复习反手快推,正、反手平挡球技术。 | 第五周 | 1 、学习反手发右侧上、下旋和跨步、交叉步、结合步的移动; 2 、复习反手快推,正反手平挡球技术,单步、滑步的移动。 | 第六周 | 1 、学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,正手发左侧上、侧下旋; 2 、复习反手快推和单步、滑步、跨步移动。 | 第七周 | 1 、复习并步移动,正反手平挡球技术。 2 、复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。 | 第八周 | 考试 | 第九周 | 1 、学习正手中远台攻球技术和正手发下旋球; 2 、复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和反手推挡。 | 第十周 | 1 、学习正手侧身攻; 2 、复习正手近台攻球和正手中远台攻球技术。 | 第十一周 | 1 、学习反手慢搓技术; 2 、复习正手侧身攻球和正手中远攻球。 | 第十二周 | 1 、学习反手快搓技术; 2 、复习反手慢搓和正手侧身攻球。 | 第十三周 | 1 、学习裁判法; 2 、复习反手快搓、慢搓技术。 | 第十四周 | 1 、复习课——复习反手推挡,正手攻球。 | 第十五周 | 考试 | 第十六周 | 机动 |
2 、水平二(兴趣选项课第二学期)教学进度 周数 | 教学内容 | 第一周 | 1 、专项恢复性练习(反手推挡,正手攻球,反手搓球等)。 2 、身体练习 | 第二周 | 1 、学习反手加力推挡; 2 、复习正手攻球和基本步法移动(单步、并步、跨步) | 第三周 | 1 、学习反手减力推挡; 2 、复习反手加力推挡和正手侧身攻球。 | 第四周 | 1 、学习正手拉攻; 2 、复习反手加力推挡和减力推挡,复习各种发球。 | 第五周 | 1 、学习正手扣杀和正手杀高球技术; 2 、复习反手减力推挡和正手拉攻技术,复习各种发球。 | 第六周 | 1 、 学习反手攻球(直拍:反手攻球和直拍反打,横拍:反手拨球); 2 、复习正手扣杀、正手杀高球,复习反手搓球(快搓、慢搓)。 | 第七周 | 1 、复习正手扣杀、杀高球,反手加力、减力推挡,正手拉攻等; 2 、复习各种定点的发球。 | 第八周 | 考试 | 第九周 | • 学习正手搓球; • 复习反手快搓,慢搓;复习反手攻球。 | 第十周 | 1 、学习 发球抢攻战术,接发球战术。 2 、复习反手攻球,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。 | 第十一周 | 1 、学习摆短和劈长技术; 2 、复习 发球抢攻战术,接发球战术。 | 第十二周 | 教学比赛 | 第十三周 | 教学比赛 | 第十四周 | 1 、复习摆短、劈长技术。 2 、复习左推右攻。 | 第十五周 | 考试 | 第十六周 | 机动 |
3 、水平三(兴趣选项课第三学期)教学进度 周数 | 教学内容 | 第一周 | 1 、专项恢复性练习。 2 、身体练习 | 第二周 | 1 、学习拉加转弧圈球技术; 2 、复习推挡,正手攻球,侧身攻球。 | 第三周 | 1 、学习拉前冲弧圈和侧旋弧圈球技术; 2 、复习拉加转弧圈球技术。 | 第四周 | 1 、学习 搓攻战术,对攻战术,拉攻战术。 2 、复习拉加转弧圈,前冲弧圈和侧旋弧圈球技术。 | 第五周 | 教学比赛(一)——分组进行团体赛。 | 第六周 | 教学比赛(一) | 第七周 | 教学比赛(一) | 第八周 | 考试 | 第九周 | 1 、学习双打和 削中反功战术。 2 、复习搓球技术(快搓,慢搓,摆短,劈长) | 第十周 | • 学习双打( 双打配对与选择,双打的站位及移动,双打练习与比赛。 ) • 复习各种战术。 | 第十一周 | 教学比赛(二)——单项比赛。 | 第十二周 | 教学比赛(二) | 第十三周 | 教学比赛(二) | 第十四周 | 复习推挡、侧身、上位。 | 第十五周 | 考试 | 第十六周 | 机动 |
水平二(兴趣选项课第二学期)羽毛球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次 | 教 学 内 容 | 1 | 基础理论课 | 2 | ①复习正手发球方法;②复习正手击球方法;③学习反手发网前小球;④单打教学比赛 | 3 | ①复习正手劈吊球;②学习头顶劈吊球;③复习反手发网前小球;④介绍单打的战术方法;⑤教学比赛 | 4 | ①复习正手劈吊直、斜线球;学习头项吊斜、直线球;②网前挑后场直线、斜线;③单打战术:打四方球;④复习正手平抽球 | 5 | ①复习头顶吊直线吊斜线球;②复习放网前小球;③复习搓网前球;④复习网前正反手扑杀球;⑤复习正手平抽球 | 6 | ①复习反手发网前小球;②复习正手平抽球;③学习反手平抽球;④学习头项平抽球;⑤介绍发网前小球的方法 | 7 | ①复习后场的脚步动作;②复习网前的脚步动作;③复习正手杀球、接杀球;④介绍杀球上网,吊球上网 | 8 | 考 试:反手发网前小球 | 9 | ①介绍单打的规则及裁判法;②单打教学比赛;裁判法实习;③介绍淘汰赛 | 10 | ①介绍分组循环;②裁判实习:组织方法、裁判手势;③单打教学比赛 | 11 | ①复习发网前小球;②学习接发网前小球:放网前,平推后、中场,挑后场,扑杀中后场;③介绍双打的站位及轮转换位 | 12 | ①介绍双打战术:打结合位置、打弱者、后攻前封、攻后场;②复习杀球,接杀球放后场;③教学比赛 | 13 | ①双打教学比赛;②裁判法实习;③淘汰赛 | 14 | ①双打教学比赛;②裁判法实习;③循环赛 | 15 | 考 试:正手吊网前两点 | 16 | 机 动 |
平三(兴趣选项课第三学期)羽毛球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次 | 教 学 内 容 | 1 | 理论课:单双打的技战术介绍 |
| ①固定球路练习、接正手平高球、高远球回直线或员斜线;②接头顶平高球回直线或吊斜线 | 3 | ①固定球路练习:正手平高球回斜线或吊直线;②头顶平高球、吊直线或回平高球斜线;③单打教学比赛 | 4 | ①学习反手击平高球、高远球的发力方法;②复习平抽平挡,着重练习反手的平抽平挡;③正手抽直线、斜线,头顶抽直线、斜线 | 5 | ①复习反手击平高球;②学习反手平挡斜线球;③学习反手平抽斜线球;④教学比赛:单、双打 | 6 | ①复习反手击后场高球;②学习网前正手勾对角线;③学习网前反手勾对角线④;复习杀球、接杀球放挡网前;⑤教学比赛 | 7 | ①复习网前正反手勾对角线;②复习反手击后场高球;③学习反手高手吊网前直线;④双打教学比赛 | 8 | ①复习正手杀球、接杀球抽挑后场;②固定球路练习:正手杀直线;③正手杀斜线;④单打教学比赛 | 9 | 考 试:正手发网前小球 | 10 | ①学习头顶杀直线球;②固定球路练习:接头项高球杀直线③;接头顶球吊斜线;④单打教学比赛 | 11 | ①单打教学比赛;②裁判法实习;③淘汰赛 | 12 | ①单打教学比赛;②裁判法实习;③分组循环赛 | 13 | ①双打教学比赛;②裁判法实习;③分组循环赛 | 14 | 体 质 测 试 | 15 | 考 试:正手击平高球或高远球至后场两点 | 16 | 机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