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旭:以身作则,以德树人
在湖北工业大学,有这样一位新晋教师,他不仅曾是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一员,也是一名有着十年军龄的军人。他,就是宋旭老师,一位将军人的荣誉感、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带入教育事业的典范。
一、从国手到教师:传承与创新
宋旭老师的故事,是从一个5岁开始打乒乓球的孩子开始的。他的童年几乎没有玩闹的时间,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的训练。尽管有过抱怨,但正是这些经历,塑造了他不服输、勇于拼搏的性格。宋老师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带入了教育事业,用以激励和培养学生。
二、以德耕教,拾获山河
在宋旭老师的教育哲学中,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,更是学生品格塑造的引路人。他坚信“师者,以德而耕,拾获山河”,并以此为动力,用大爱暖心,传递给学生。在一次学生突发昏迷的紧急情况下,宋老师及时的应急处理和后续的关怀,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深深感激,展现了他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心。
三、教练与教师的双重角色
作为校乒乓球队教练,宋旭老师带领队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。他不仅是教练,也是队员们的家长,关心他们的训练、比赛、生活和安全。在一次全国大赛中,宋老师以教练员兼运动员的身份参赛,深刻体会到了教师和教练的不易,但也更加坚定了他作为教师的神圣使命。
四、授人以渔,助力学生成长
宋旭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,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。他鼓励学生利用乒乓球技能勤工俭学,增长阅历,并为他们提供平台和帮助。他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,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热爱,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人生道路提供指引。
五、教育的深远影响,学生的终身发展
宋旭老师的影响不仅限于学生在校期间,更延伸到了他们的终身发展。他与学生保持联系,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。在今年暑假期间,宋老师了解到有学生因家境困难而选择留校打工,他不仅提供了乒乓球技能的指导,还帮助他们获得了国家二级乒乓球裁判员和初级教练员的资格,为他们的未来就业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。
六、以身作则,争做四有好老师
宋旭老师深知,作为一名教师,要以大爱之心,践师德品质培育学生,争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。他致力于让学生有“如遇良师,人生至幸”的感觉,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,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结语
宋旭老师的故事,是湖北工业大学教师精神的缩影。他以身作则,以德树人,让尊师重教在校园蔚然成风。让我们一同讲好湖工教师的故事,让这份温暖与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。